曾子不受邑

两汉·刘向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在地里耕种。鲁国的国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赠他一座城镇。说:“请用这座城镇的收入,修饰一下你的服装。“曾子没有接受,派来的使臣便返回了,不久后又来了,可曾子仍然没有接受。派来的人说:“先生不是有求于国君,完全是国君自己封赠给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过,接受了人家赠送的东西,就怕得罪人家;给人家东西的人免不了会骄横。纵然鲁君赠送我采邑,没有对我表现出骄横,我能不怕他吗?“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注释 ①曾子,即曾参。 ②邑,城镇。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做采邑。鲁国国君送给曾子一座城镇,不同一般馈赠,应视为封赐。 ③修:修饰。 ④奚:何,为什么。 ⑤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 ? 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 ⑥使:命令,派遣。 ⑦于:向。 ⑧全:保全。 ⑨敝:破旧 ⑩受:接受 ⑾反:同"返”,返回 寓意22414 无功不受禄,这是理所当然。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1 分钟 · 21 字 · 刘向

触龙说赵太后

先秦·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对左右侍臣说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左帅触龙(对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见您有很长时间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福体有什么毛病,所以还是想来拜见太后。“说:“我(也是脚行毛病)要靠手推车行动。"(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饭,于是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喜欢吃的食物,对身体也舒适些了。“太后说:“我不能(像您那样散步)。“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左帅公说:“老臣的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爱他,希望(您)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人数,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来求您!“太后说:“答应您!年龄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想趁我未死之前来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女人爱得厉害些。“太后笑着说:“女人爱得特别厉害。"(触龙)回答:“老臣认为老太太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老太太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这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子孙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帅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又)问:“不仅是赵国(没有),其他诸侯国子孙被封候的,其继承人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触龙)说:“这是这些被封侯的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灾祸及其子孙。难道是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地位高贵却没有功,俸禄优厚却没有劳,而且拥有的贵重宝器多了。现在老太太让长安君的地位高贵,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您健在时)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认为老太太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所以认为您(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太后说:"(您说得)对。任凭您怎样支使他吧!” 于址为长安君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注释 1.太后:帝王的母亲,这里指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 2.新用事:刚刚掌权。用事:指当权,掌管国事。 3.急:加紧。 4.求救于齐:向齐国求救。于:向,介词。 5.必:一定。以……为:把……作为。 6.长安君:赵威后的小儿子,封于赵国的长安,封号为长安君。 7.质:人质。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 8.强(qiǎng):竭力,极力。 9.谏:古代臣对君、下对上的直言规劝。 10.明:明白地。 11.左右:指赵威后身边的侍臣。 12.复言:再说。 13.令:让,使。 14.唾:吐唾沫,动词。唾其面:朝他脸上吐唾沫。 15.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 16.言:说,是"言于左右"的省略,“左右"承前省。“言于左右"是"对太后的侍臣说”。 17.见:谒见,拜见。 18.盛气:怒气冲冲。 19.揖:应为"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触龙见赵太后章》和《史记·赵世家》均作"胥”。胥:通"须”,等待。 20.入:进入殿内。 21.徐趋:用快走的姿势,慢步向前走。徐:慢慢地。趋:小步快走。古礼规定,臣见君一定要快步往前走,否则便是失礼。触龙因年老病足,不能快走,又要做出"趋"的姿势,只好"徐趋”。 22.自谢:主动请罪。谢:道歉。 23.病足:脚有毛病。病:有病,动词。 24.曾:竟,副词。 25.疾:快。 26.不得:不能。 27.见:指拜见太后。 28.窃:私下,私意,表谦敬的副词。 29.自恕:原谅自己。恕:宽恕,原谅。 30.玉体:贵体,敬词。古人重玉,所以用玉来比喻太后的身体。后来,玉体一词,常被用来形容美女的体态。 31.郄(xì):同"隙”,空隙,引申为毛病。所郄:是具有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有所郄:有什么毛病。 32.望见:这是一种表敬的说法,意思是不敢走得太近,只能在远处望望。 33.恃(shì):依靠,凭借。 34.辇(niǎn):古代用两人拉的车子,秦汉以后特指皇帝坐的车子。 35.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 36.得无:副词性固定结构,与语气词"乎"相呼应,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可译为为"该不会……吧”。 37.衰:减少。 38.今者:近来。者:助词,附于时间词后,使时间词由单音词变成复音词,并起提顿作用。 39.殊:很,特别,副词。 40.强(qiǎng)步:勉强散散步。步:散步,步行,动词。 41.日:每天(步行)。 42.少:稍微,略微,副词。 43.益:增加,动词。 44.耆(shì):同"嗜”,喜爱。耆食:喜爱吃的食物。 45.和:和谐,这里是舒适的意思。 46.色:脸色,指赵太后的怒色。 47.少解:稍微不和缓了些。 48.公:对人的尊称。 49.贱息:卑贱的儿子。这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现在说的"犬子"“贱子"意同。息:儿子。 50.舒祺:触龙幼子的名字。 51.少(shào):年幼。 52.不肖(xiào):原意是不像先辈(那样贤明),后来泛指儿子不成材、不成器。肖:像,似。 53.怜:怜爱。文言里的"爱"和"怜"在亲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

2 分钟 · 331 字 · 刘向

虎求百兽

两汉·刘向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注释 荆宣王:楚宣王。 求 :寻求,寻找。 食:吃。 子:你。 无敢:不敢。 天帝:上天。 使:派遣、命令。 长(zhǎng):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 逆:违抗。 以……为……:认为……是……。 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走:逃跑。 以为:认为。 然:认为……正确。 故:所以。 畏:害怕。 皆:都。 曰:说。 而:才。 是:这 遂:于是,就。 启示2088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揭示道理2089 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是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闹出笑话。

1 分钟 · 37 字 · 刘向

画蛇添足

两汉·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国有个祭祀的官员,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和酒具。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才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注释 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乃左手持卮:古代饮酒用器具 赐其舍人卮酒,夺其卮曰:一杯酒。 相谓:互相商议。 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 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且:将要 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安能:怎能;哪能。 为:给;替。 遂:于是;就。 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画脚。 终:最终、最后。 引:拿起。 成:完成。 余:剩余。 足:(画)脚。 亡:丢失,失去。 为:给,替。 乃左手持卮:然后 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遂饮其酒:他的,指示代词 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谓:对……说。 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终亡其酒:失去 寓意2085 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 揭示道理2087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再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 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张翼谏曰:“将军战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1 分钟 · 57 字 · 刘向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洶洶。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叹曰: 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壅滂兮。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 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离世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就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余辞上参于天坠兮,旁引之于四时。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立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不从俗而诐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路荡荡其无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身衡陷而下沉兮,不可获而复登。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出国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 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碕而衡游。 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凌黄沱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复反。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远。 棹舟杭以横濿兮,济湘流而南极。 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历。 心蛩蛩而怀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叹曰:...

3 分钟 · 624 字 · 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