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翠微亭

宋代·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在"得得"的马蹄声中,缓缓登上齐山,浏览翠微亭的美景。 好山好水,我怎么也看不够,可已是明月当空,马蹄声又催着我踏上了归程。 注释 1.池州:今安徽贵池。 2.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3.经年:常年。 4.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5.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6.寻芳:游春看花。 7.翠微:指翠微亭。 8.看不足:看不够。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 ,1987.12(2012.7重印): 第886-887页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第207-208页 赏析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参考资料: 1、 [清]黄邦宁 编.《岳忠武王全集》:扫叶山房,1927年10月第3版 2、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 ,1987.12(2012.7重印): 第886-887页 创作背景39352 绍兴五年(1135年)春 ,岳飞率兵驻防池州,游城东南齐山翠微亭,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第207-208页

1 分钟 · 54 字 · 岳飞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唐代·王维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城门还未开启,一路余兴未尽,照样笙歌相伴。 注释 ①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此处以杨子比杨氏。 ②淮王:指汉淮南王刘安,这里借指岐王。 ③兴阑(xīng lán):兴尽。 ④迳转:山路曲折回环。 ⑤银烛:白亮如银的烛光。此处也可能是火炬(晋代以前称为烛)而非蜡烛。 ⑥开:舒展,开豁。 ⑦散玉珂(kē):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kē):马勒上的玉饰。 ⑧严:戒夜。 ⑨拥:谓群聚而行。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 ⑩笙(shēng)歌: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参考资料: 1、 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2、 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1月:第871页 3、 杨文生编著.王维诗集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9:第113页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主要写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兴尽归去的过程。 首联即点出题意。“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杨"子便是西汉的儒者扬雄,而淮王便是淮南王刘安。这两人,一个喜好学术,一个擅长学术,可惜未曾谋面。王维写淮南王过杨子谈经之所,并非有意让他们"关公战秦琼”,而是借汉喻唐,将岐王比作好客的淮南王。“载酒"二字乃诙谐之笔,表面看,是说淮王重视贤才,载酒光顾贫寒的杨子宅,实则交代岐王带领诗友宾朋游览杨氏别业,欢宴游乐。[5] 第二联"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写出了作者游览的无穷兴味,情致独到,别有会心。“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兴阑”,即兴尽,与"坐久"为互文,这两句以极富于诗意的笔法,写出了在鸟鸣声中、繁花影里度过的身心俱适的一夜。这一联以景传情,写景入神,体验独特,感情细腻。[5] 第三联"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这两句写诗人走过曲径,穿过树林,那原本闪烁的烛光,一下子通明起来,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岐王及其扈从的车马。这一联交代了将要回去时的情景。 尾联写抵达城门时的情况:“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意谓纵情赏玩,深夜始归,其时城门尚未开启,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一路笙歌,余兴未尽。写出了诗人对游玩仍有兴趣的情感。 这首诗善于写景,且多不直接写景。如颔联不直接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是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的鸟换了种类,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余味不尽。 参考资料: 1、 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2、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01:第285页 3、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01:第286页 创作背景30657 开元八年(720年),岐王李范带领王维等人同游杨氏别业并要求他们写诗,王维接受了岐王李范的命令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商务印书馆,2014.01:第16页

1 分钟 · 56 字 · 王维

登永嘉绿嶂山

南北朝·谢灵运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鉴赏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谢灵运被降职外放永嘉任太守。诗人在郡不理政务,恣情遨游山水。每游一处,必有诗篇记胜。这首诗即是其一。据《读史方舆纪要》说:"(永嘉)西北二十里有青嶂山,上有大湖,澄波浩渺,一名七峰山。“此青嶂山,似即绿嶂山。 谢灵运的山水诗多采取纪游的写法。其章法结构,大抵是先纪游,继写景,最后兴情悟理。此诗即采取这种井然的推展次序。起首二句,写他出发前的准备和启程情况。诗人携带足够的干粮,拄着轻便的手杖,兴致勃勃地启程了。他沿着逶迤起伏的山路徐行而上,要攀登那风景清幽奇险的高峰。“怀迟”,与威夷、逶随、逶迤等词通。“幽室”,风景清幽之处,指绿嶂山。灵运是一位旅行家、冒险家。他所选择的风景,不是那些寻常易见的田园或低丘浅流,他对山水的欣赏,不像陶渊明那样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眺望为满足。他总是以高山深谷为目标,欲求人所未见的幽景奇观。这两句的"裹粮"和"杖策”,就表明了这次旅游路程之遥远险阻,也流露出诗人寻幽探胜的极大热忱。灵运诗这种在开篇记游时即表现出的欣喜向往之情,往往能使人一开卷就引起感情的共鸣。次二句,写他溯流而上,向溪涧的源头前进;到了上岸处,兴致仍然十分浓厚。这是全诗的第一个层次,即纪游。轻快灵动的诗句,已引领读者步入佳境。 以下八句,即依照游历次序,描绘途次的风景。诗人循溪畔步游,但见溪边水波澹澹,并在山湾处汇集,凝成了一个澄碧的深潭。潭上烟雾弥漫,使他感觉凛然生寒。环视溪潭岸上,修竹环合,摇曳风中,虽经秋霜之冻,愈见得青翠光润,葱郁可人,显出坚贞的品质。“团栾"亦作"檀栾”,形容竹的形貌之词。“寒姿"指水,“霜质"谓竹。诗人沿着溪潭继续游赏,遥看涧流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蜿蜒而去,使他难以辨明流水的去向。举目望去,山林伸向远方,那山岩也随着林子延伸,越到远处,看起来岩层越密。诗人置身在这无边无际的深碧苍翠之中,已经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晚上。他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驳驳,令人怀疑可能已是夜晚,明月初升了。再向东看,岩壁上隐现出昏黄的月色,又使他怀疑是夕阳正在沉落。灵运写山水景色,最擅长实景实写,细腻刻画。正如王夫之所评:“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虚”(《古诗评选》卷五)。这六句,从视觉、触觉、感觉、错觉多方面着笔,准确地表现出深山大壑中密林幽涧的气象,又利用浅深、明暗、远近的对比,显示了山水的繁复、曲折,阴暗、清冷,造成一种幽深、神秘、变幻莫测的境界。如此神秘幽异的原始山林景色,是前人所未见到也未写过的。灵运写山水,为了达到"情必极貌以写物"的目标,便力求"辞必穷力而追新”,以新的语言词眼表达新奇的意象。这几句中的"委"与"迥”,“屡迷"与"逾密”,状景异常精细逼真。“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一联,在上下句之中造设"澹潋”、“团栾"两个叠韵词对偶,造成听觉上整齐铿锵的韵律感;而"结"与"润"两个动词,分置于句中第三字的中间位置,构成"句中眼”,更使景物呈现出活泼的生气与清新的韵致,显出诗人的匠心巧思。“践夕"二句,总揽一笔,说自己在深山中只顾赏玩幽景,忘却了时间的推移,不觉中,已从早上游到了黄昏。而岩林最幽深最隐蔽的地方,也都游历到了,以上是第二层次,诗人以其丽情密藻铺叙景物,形成了全篇最精采的部分。 “蛊上"以下八句,是第三层次,即兴情悟理。这一部分写得较为枯燥,下面略作解释。“蛊上”,谓蛊卦上九。《周易·蛊》说:“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履二”,谓履卦九二。《周易·履》说:“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贵”、“美"都是主张、赞赏之意。“幽人"和"高尚"两句紧承上两句,进而抒发情怀,说凡隐逸之人,都是心怀坦荡,安行无碍,这种高尚之风,高远之趣,真是举世无双的了。读者不难发现,灵运这里已是以"幽人"自居了。“颐阿”,应答之声;“何端”,即何由。这一句意思说:我身心都沉浸在阒无人迹的山林之中,再也无由听到謦欬之声了。“寂寞"句,同样出于《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一"是道或大全的意思,抱一就是守道。这句说:我只能在寂寞中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老庄玄理,安性守道。结尾一联,上句的"如"字,应作"知”。《庄子·缮性篇》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其大意是说,知识是有害的,要追求"大道”,就必须恬静无为,任其自然,摒弃知识。而摒弃知识,才是真正的"知”。恬静无为养育了这个"知”,而这个"知"又反过来养育了恬静无为。二者"交相养”、相互促成,人性中就产生了"和理”(指至为纯粹平和的精神境界)。这个方法,就是"缮性”。缮是"治"的意思,治性,亦即养性之意。灵运在这里说,在此自然的环抱中,他感到自己已经达到了"恬知交相养"的境界,从此可以去讲究养生之道了。 这首诗虽然多了一个语言晦涩乏味的"玄言尾巴”,但它不仅模山范水方面极为生动、清新,而且对于游历的过程、时间,地点、心情,都交待得明白清晰,表现出一种登涉之趣。因此,读者读这首诗,仍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诗人攀岩泛流,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从而获得与大自然交感会通的审美上的愉悦。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46-648页

1 分钟 · 20 字 · 谢灵运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坐小轿任性而往,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蒙蒙细雨时作时停,清幽小窗更显妍丽。 这里四面环山,如坐盆中,难见太阳,草木自生自长,苍然一片。 登上寺内最高的塔,放眼观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烟波浩渺,浮天无岸。 像卞山这样深厚沉静当然喜欢,也喜欢太湖吞吐云天,无所不容的旷荡气度。 游兴还没有结束,但村落中已经出现袅袅炊烟。 归来后记下今天的游历,心中挂怀无法入眠。 道潜也没有睡意,孤灯古佛,同参夜禅。 注释 ⑴肩舆(yú):一种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用两根竹竿,中设软椅以坐人 ⑵胜:美景。辄(zhé):总是,就。 ⑶酌茗(míng):品茶。静筵(yán):指素斋。筵,酒席。 ⑷盆山:指寺庙四面环山,如坐盆中。 ⑸最高塔:指湖州飞英寺中的飞英塔。 ⑹卞(biàn)峰:指卞山,在湖州西北十八里,接长兴界,为湖州之主山。 ⑺震泽:太湖。 ⑻旷荡:旷达,大度。 ⑼耿耿:心中挂怀的样子。 ⑽墟落:村落。 ⑾道人:指僧人道潜,善诗,与苏轼、秦观为诗友.当时也在湖州。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00-401 2、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0 创作背景24630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于元丰二年(1079)的端午节,此时作者刚到湖州不久。同游者还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观写有《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可证。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00-401 赏析 诗的开头四句,直叙作者乘坐小轿任性而适,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或焚香探幽;或品茗开筵,筵席上都是素净之物,以见其是在寺中游览,四句诗紧扣题目中的遍游诸寺。 “微雨"以下四句,转笔描绘江南五月的自然景色,蒙蒙细雨,时作时停,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四面环山,如坐盆中,山多障日,故少见天日。草木郁郁葱葱,自生自长,苍然一片。苏轼本人对此四句诗很欣赏,自谓"非至吴越,不见此景”(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这四句诗捕捉到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点。 当诗人登上湖州飞英寺中的飞英塔时,放眼观看大千世界,笔锋陡转,又是一番境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阔大的景物。“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二句,写景很有气魄,既写出卞山的山色之佳,又传神地描绘出浮天无岸,烟波浩渺的太湖景象。此二句诗与"微雨"以下四句,都是写景的佳句。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东坡渡江,至仪真,和《游蒋山诗》,寄金陵守王胜之益柔,公(即王安石)亟取读之,至"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乃抚几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这就可见王安石对"峰多"两句是如何赞赏了。但这两句的意境,又完全出现在《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的写景名句中。“盆山不见日"与"峰多巧障日"差可比肩,“震泽浮云天"比起"江远欲浮天"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大手笔,写诗要能放能收。苏轼这首诗,在达到高峰之后,他先插入两句议论,以作收束的过渡,对眼前所见的自然美景,发表了评论,说他既欣赏太湖的那种吐吸江湖、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爱登高眺远,景象开阔的旷荡。紧接此二句,便以天晚当归作收,却又带出"墟落生晚烟"的晚景来,写景又出一层。最后四句,又写到夜宿寺院的情景,看似累句,实则不然。与道人同对孤灯于古佛、同参夜禅的描写,正是这一日游的一部分。 这首纪游诗,作者在写景上没有固定的观察点,而是用中国传统画的散点透视之法,不断转换观察点,因此所摄取的景物,也是不断变化的,体现出"遇胜辄流连"的漫游特点,诗人的一日游,是按时间顺序而写,显得很自然,但又时见奇峰拔地而起,六句写景佳句,便是奇崛之处,故能错落有致,平中见奇。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00-401

1 分钟 · 58 字 · 苏轼

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 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寺庙的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 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 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 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 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 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 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 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 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开颜。 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 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 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注释 [1]构:建造。 [2]窜:逃匿。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极:终极,尽头。 [3]山水:指环境。穷:极其。 [4]萧散:闲逸。任:任意,率性。疏:疏放,放诞。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5]垂:通"陲",边。斗:通"陡"。 [6]欲似:好像。欲,似。 [7]反:相反,指与从山上俯视相反,从山下往上看。 [8]榛翳(yì):丛生的草木浓密覆掩。 [9)童:仆。恣:任意,尽力的。披翦(jiǎn):砍削。披,砍伐。翦,同"剪",削。 [10]葺(qì):盖房。宇:屋檐,指亭阁。横:横对着。 [11]割:切开,划开。判:分开,差别。清浊:天地。古代认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12]岫(xiù):峰峦。攒(cuán):聚集,凑拢。顶:峰顶,山头。 [13]抱:环绕。 [14]临:对着。轩:窗。 [15]当:对着。 [16]菡萏(hàn dàn):荷花。溢:流出。嘉:美好。 [17]筼筜(yún dāng):一种竹子,茎粗而节长,这儿泛指竹子。遗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指湘妃在竹枝上洒下血泪,化为竹上的斑痕。 [18]屏:除去。 [19]志适:心情安适。志,心理活动或思想。适,安宁,舒适。幽潺:忧愁。潺,愁苦,烦恼。 [20]枯槁:憔悴。 [21]迨(dài):到。始:才。 [22]间:隔离。 [23]夷蛮:古代称少数民族,东方为夷,南方为蛮。这儿泛指南方各种少数民族。 [24]置:放下。 [25]寄:托,靠,凭借。须臾:片刻。 创作背景29203 此诗当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夏。柳宗元《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余既谪永州,以法华寺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以临风雨,观物初,而游乎颢气之始。间岁,而元克己由柱下吏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可知法华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迟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推之,法华寺西亭建于公元806年。因为此诗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诗之时为夏天。 赏析 理解这首诗并不难。首四句,写遭贬后出游而自嘲自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于是常出游以求排遣,要趁着萧散闲逸之时,更加放纵自己的疏顽之性。其实,柳宗元不是真的萧散,而是被剥夺了参与政事的权利。柳宗元也不是真的疏顽,而是保守派打击迫害他的借口托辞。柳宗元强压满腔怒火,故作轻松调侃,自嘲自慰,表明了毫不屈服的内心思想。接着六句,写东山的高峻和构建西亭。柳宗元《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曾提及构建西亭的事:“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蓧簜,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可知柳宗元构建西亭,是因为东山高峻,砍伐榛莽杂草之后,可以饱览风物,赏心悦目。一来算是萧散无事时做了一件自己乐意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二来证明自己确实生性疏顽,不思改过,反而变本加厉,孤傲山林,乐山乐水,表现出不屈抗争的勇气和愤激的心情。接下来十二句,写建亭后所见美景和心情的愉悦。写景从高而下,从远而近。在高峻的东山顶上仰天俯地,有上凌云霄,遗世独立之感。远山凑拢,澄江怀抱,胸襟不由开阔博大。夕照临轩,栖鸟飞还,菡萏艳色,斑竹清痕,清丽宁静的自然美景,令他陶醉。这样,由于贬谪而枯槁的精神,到此时方才开颜。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精神上的屏除和遗忘,所以描写赏心悦目的美景总偏重于幽深寂静的特征,蕴含着诗人心中深藏的挥之不去的忧怨。最后六句,写乡愁别情袭来,强自宽慰。赏心乐事最忌孤寂,何况柳宗元又身处贬谪的现实之中,所以山水之乐只能暂忘心中郁垒,时间稍长,不由得又勾起了深切的乡愁离恨。这种悲哀是由贬谪而来,与忧愤同根而互生,想要回归故里,现实中同样不可能,诗人只得强自宽慰,“置之勿复道”,在须臾的闲适欢乐中,忘得一时算一时。结尾哀婉低沉,怨愤之情长绕不去。 总之,遭贬而心情压抑——出游以求解脱——陶醉美景而暂悦——勾起乡愁——强自宽解而其实未能,是柳宗元山水诗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手法,而孤愤沉郁是贯穿全诗的感情基调和独特风格。

1 分钟 · 64 字 · 柳宗元